惠民动态
梅州有个扶贫监督“神器”

时间:2019/02/14 17:08:34

来源:蕉岭县综合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浏览次数:813

↑我市召开涉农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协调领导小组联席会议。

2.png

↑工作人员向群众介绍自助终端机使用方法 。(洪陆丰/摄)

↑大埔县汇城村的郑彩霞(左)告诉记者,她只要登录大埔县惠民信息平台微信公众号,就能方便地看到所有惠民政策。

今年9月底,惠民信息平台在我市8个县(市、区)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群众足不出户便可查询到各类惠民政策和信息

“你看,点击平台上的明白卡,所有惠民政策都显示出来了,自己能不能享受一看就知道,真方便!”大埔县汇城村西门墩的郑彩霞拿出手机,熟练地打开大埔县惠民信息平台微信公众号,现在都有哪些惠民政策,自己享受了哪些补贴,她心里有底了。

对惠民政策心里有底的不止郑彩霞一人。自2015年我市在兴宁试点建立惠民信息平台以来,至今年9月底,我市8个县(市、区)已全面建成平台并投入使用。也就是说,8个县(市、区)的群众,现今只要用手机、电脑、终端机等,都可以直接在平台上查询到2013年以来的30多项惠民政策及扶贫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内容涵盖财政、民政、扶贫、林业、农业、人社等十多个县直部门,包括种粮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生态公益林基础性补偿、低保五保等政策。

记者了解到,惠民信息平台是我市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的一个创新之举。它集宣传、公开、查询、监管功能为一体,让群众可以了解政策、查询补贴、监督干部、投诉有门,使惠民补贴不再是一笔“糊涂账”。

1惠民政策的宣传台


“惠民信息平台是落实执政为民的重要抓手,它把党委政府的30多项惠民政策通过网络向社会、群众公开,让群众了解政策、监督职能部门,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侵害强农惠民资金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黄建固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政策宣传不够到位、信息不够公开透明是扶贫领域违纪问题发生的“源头”。“近几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惠民政策落实存在知晓率不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群众反映惠民政策落实的问题投诉与日俱增,骗取、挪用、侵吞惠民资金的案件更是时有发生。”兴宁市纪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以往村民想要了解惠农补贴政策,只能靠村委会公告栏,获取信息并不便捷。而且,惠民政策项目多,主管部门又不统一,很难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管。

为堵源头、防腐败,从根本上杜绝扶贫领域违纪问题的发生,我市于2014年在兴宁试点启动惠民信息平台建设,并于今年4月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试点做法,力求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一个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同时具有“宣传、公开、查询、监管”功能的综合性网络平台。

据了解,该平台建设由各县(市、区)纪委监察局负责牵头、协调、督促,各县(市、区)政管办(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会同网络信息中心、电信(移动)公司、软件开发公司等单位负责开发运营,县级财政、民政、扶贫、林业、农业等15个职能部门负责惠民政策数据汇总、审核、录入、发布和动态更新等。通过近5个月7个县(区)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现在全市各镇村的群众,都可以通过网站、自助终端系统、手机APP、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入平台查询了解2013年以来的所有惠民政策及相关资金、项目落实情况。

惠民信息“一键到达”,惠民政策“阳光操作”,让蕉岭县长潭镇堑垣村村民徐伯胜眉开眼笑。他说,自平台在蕉岭上线后,拿手机点开惠民政策平台了解惠民政策信息成了他生活的常态。不用出门就可以了解到惠民政策,方便极了。“自平台上线后,要办事的村民,现在都会先到这个平台查询,不用像以前一样,村、县、镇三级跑了。”该村村支书徐国干说,村民懂政策了,村干部也“解放”了,有更多的时间去办好村中事务。更重要的是,倒逼了村干部们不断加强学习,掌握熟悉各项惠民政策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

2涉农补贴的查询台

梅州市目前有省定贫困村349个,相对贫困人口5.9万户、近16万人,约占全省的9.6%,是广东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对于打赢脱贫攻坚、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建固多次在会议上指出,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整治基层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决策部署和要求,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扎实开展涉农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行动,为脱贫攻坚做好保障,让基层群众感受到更多正风反腐的实际成果。

为此,今年来我市开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思路。一方面是由市县两级纪委牵头扶贫、民政、住建等部门成立涉农(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协调领导小组,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建立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部门相关工作机制的通知》等文件,对涉农(扶贫)领域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深排查、严查处,严惩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另一方面是加大力度推进惠民信息平台建设,让惠民政策和信息公开、透明,将涉农(扶贫)领域数据摊在阳光下。

“我们在专项治理过程中发现,由于扶贫领域相关职能部门信息数据没有互通,精准扶贫数据支撑不完善,往往制约了扶贫工作成效。”市纪委副书记谢志云告诉记者,为强化监督,增强精准扶贫实效,我市决定打通数据采集共享的“内部关节”,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更充分地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记者了解到,各县(市、区)惠民信息平台均设有“个人信息查询”“惠民信息公开”“明白卡”和“政民互动”等功能。群众要查询自己享受的涉农补贴等政策,随时都可以在平台的个人信息查询栏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和姓名或扫描身份证件进行查询。

市纪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惠农信息平台数据依据工作进度进行动态更新,以确保准确性。在管理上,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对惠民信息录入、发布工作进行考评,对公开不及时、不准确、不真实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

扶贫领域“神器”的建立,打通了数据,拓宽了渠道,群众不再“蒙查查”。“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一共122.78元。”梅县区南口镇南虎村村民邓子平掏出手机,打开惠民信息平台APP扫描身份证,详细地看到了自己享受的所有惠民政策和补贴。他笑着告诉记者,随时随地可以查,真是“扫”出了幸福感。

3干群之间的监督台

“黄主任,我有补助,补到哪了?……”对于蕉岭县广福镇广育村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黄忠铎来说,他担任村干部以来,最怕的是“误会”。群众一旦询问起来,便会帮村民进行层层查实,经常一解释就是半天。“最怕的是解释了村民还不一定信。现在好了,只要有群众来问,我就让他们直接上平台查,如果不会查,我就拿出手机现场帮他们查,他们也不会怀疑我们村干部侵吞了。” 黄忠铎说,这个平台是党委政府的“传声筒”,也是惠民政策最好的答卷。有了这个平台,村干部“权”没了,按章办事的多了,干群间的隔阂少了,村工作更好开展了。

梅县区程江镇村民小黄说,有了这个平台,他们终于不再担心村干部会“暗箱操作”了。因为这个平台不仅能查到自己的,还能查到同村甚至是其它村村民的补助资金,他都能摇身一变为“监督者”了。

记者走访了解到,平台的开通,不少干部群众拍手叫好。丰顺县民政局副局长徐名纵告诉记者,民政系统涉及低保、五保和医疗救助等惠民政策有7项,群众关注度大。以往经过县镇村层层把关、公示再排查,都还有可能存在“猫腻”,现在通过涉农领域腐败专项治理加上信息公开平台,既监督了他们工作要规范合流程,减少“暗箱操作”,也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工作业务压力。

“公开惠民政策信息,让政策和福利都晒在阳光下,接受群众监督,是最好的防腐剂。”市纪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平台让“腐”无处遁形,让“权”回归群众,能很好地促进党员干部廉洁履职,让“惠”落到实处。

记者了解到,现在,各县(市、区)均把2013年以来的30多项惠民政策及扶贫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全部纳入平台公开,录入近5年来的惠民补贴信息200多万条,即使在偏远山区的群众,都可以通过手机点开平台,查到相关事项和补贴。这种“透明式”的监督,对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在得知平台即将推出时,有些干部觉得再也‘窝’不住了,主动来到县纪委‘老实’交代。其中,主动上交违规领取种粮直补款40多万元、‘两不具备’搬迁款近20万元。”大埔县纪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丰顺县纪委副书记王湘阳告诉记者,丰顺通过当地广播、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宣传单等形式加大对惠农信息平台的宣传和告知,还借涉农领域专项治理机会广泛宣传,并在县镇村三级开展自查自纠行动。在规定时间内,有17个镇(场)、14个涉农单位收到干部群众主动退还的多领、冒领款共700多万元,其中大部分是种粮直补、危房补助等款项。

兴宁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平台建立后,大坪镇14个村39名党员、干部和村民,慑于惠民信息公开压力,主动交代骗取种粮补贴等惠民资金违纪违法问题,退出违规所得共26万多元。

据了解,惠民信息平台公开政策信息,倒逼了优亲厚友、雁过拔毛、“打招呼”的基层干部主动“现形”,还有效倒逼了相关职能部门责任的落实。现在,民政、农业、住建等扶贫领域相关部门和镇村干部严格执行政策的意识明显增强,雁过拔毛不敢了,扶贫政策变形走样少了,材料把关送审、核对检验更认真规范了。同时,通过“大数据”平台,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扶贫工作更有针对性了,漏扶、重扶等现象更是大大减少。

4反映问题的举报台

2015年,兴宁市纪委监察局在平台上发现反映该市水口镇松陂村村干部骗取种粮补贴的问题后,利用惠民信息平台公开的数据进行比对核实,松陂村黄渊如、黄其辉等5名村干部及其家属重复领取种粮补贴的违纪行为很快“原形毕露”,黄渊如、黄其辉等5名村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这是兴宁市借助惠民信息“大数据”平台“反侦查”的一个成效。市纪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借助大数据平台“破案”,将会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执纪办案中。

据了解,现在,8个县(市、区)建立的平台都设立有“政民互动”功能,群众如有疑惑,可以随时随地点击进去进行咨询、投诉或举报。记者了解到,在管理机制上,各个县都有自己的制度和方案,确保让群众咨询有路、投诉举报有门。其中,兴宁市建立平台效能监察系统,对平台录入、发布情况进行实时监察和自动预警、警告,对超时未录入发布的信息由市政管办催办,纪委监察局电子综合监察系统对各单位回复、反馈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大埔县出台了《大埔县惠民信息平台运营管理使用办法》,规定群众咨询问题要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回复,群众投诉和群众举报需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回复; 梅江区正在探索建立信息平台管理和考核问责办法,区纪委监察局对各单位上传发布信息及回复、反馈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群众举报的问题线索按程序及时处置,凡发现惠民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准确、不真实的,按照程序严肃问责等。

蕉岭县纪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平台公开政策信息后,接到群众的信访举报都比以前更有针对性了,不再无迹可查。至目前,已查处17宗,结案12宗。现在,该县还建立了惠民资金风险防控平台用于执法办案,纪委只要有举报线索,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输入存疑人的电话号码进行搜索,便能“弹出”其个人及家人所享受的所有政策和信息。

市纪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平台是发现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探照灯”,也是架起扶贫领域政民互动的“连心桥”。通过群众的咨询、投诉、举报,相关职能部门能知道自己的“漏洞”在哪里,从而更好地完善机制,让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兴宁市在平台运行以来,通过群众咨询、投诉等渠道,先后发现、纠正惠民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258个(类),收集意见建议86条,完善制度68项。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拓展平台功能,将村务公开、三资监管、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项目资金使用等纳入公开范围,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